“养”业绩、晒业绩、拼业绩背后:谁在为私募的规模野心买单?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23-03-27 08:59:36

(原标题:“养”业绩、晒业绩、拼业绩背后:谁在为私募的规模野心买单?)

此类美化业绩的行为容易造成风险错配,从而损害投资人利益,并对私募机构造成负面影响。资产管理行业正不断走向成熟,私募机构须审慎进行投资者预期管理,重视旗下产品的业绩一致性,持续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如果说亮眼的业绩是私募生存的根本,那么为了展示亮眼业绩而使出的“小手段”或许正是动摇其生存根本的风险所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发布登记备案新规后,一些私募为基金经理“养业绩”的难度明显提高了。所谓“养业绩”,即私募管理人用自有资金为基金经理成立极小规模的产品,待其实现亮眼的净值走势后再进行路演推介,吸引更多资金注意。此外,一部分私募还采取“更换”策略,为业绩不连贯的基金经理拼凑净值曲线以实现规模扩张的目的。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类美化业绩的行为容易造成风险错配,从而损害投资人利益,并对私募机构造成负面影响。资产管理行业正不断走向成熟,私募机构须审慎进行投资者预期管理,重视旗下产品的业绩一致性,持续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今年2月下旬,中基协发布修订后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备案新规”)及其配套指引。令人意外的是,登记备案新规出台后,焦虑的不只是募资能力较差的小私募,一些中型私募也有了“烦恼”。

“登记备案新规出台以后,产品备案的门槛提升到1000万元以上,我们给基金经理‘养业绩’的难度就大了。”沪上某私募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

该人士坦言,公司近年来搭建了多基金经理模式,但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知名度较低且公开业绩比较少,募资非常困难。于是,公司决定用自有资金为其备案小规模产品。“一方面,规模较小,基金经理管理难度低,大概率能够走出比较亮眼的净值曲线。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借此可以积累1到3年的公开业绩,路演时更有说服力,募资体量也会比较大。”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打造平台型私募成为行业新趋势,一些私募机构会吸纳或培养年轻基金经理,并通过“养业绩”的方式提高基金经理的知名度,从而降低募资难度。不过,基金经理在管理几百万资产情况下实现的1年期甚至3年期业绩,很难反映其真实水平,尤其是风控能力。如果市场人员在路演推介时不进行相关提示,一旦基金管理规模快速增加或市场风格切换,业绩极易滑坡,从而损害投资人利益。

资料显示,此前私募行业便出现过基金经理在管理规模扩张后业绩“翻车”的情况。

比如,希瓦风行系列产品于2019年成立,由2018年加入希瓦私募的洪某管理。从该产品最近两年的业绩表现来看,洪某管理能力出众。但事实上洪某的风控意识和能力圈有限,在2022年物业板块快速回调中让投资人承受了很大损失。此外,正圆投资基金经理戴旅京也在规模扩张后业绩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投资人的不断成熟,基金中长期业绩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私募管理人可以用自有资金检验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但以此业绩为募资造势就有违规嫌疑。”某私募研究员表示。

“买到的不一定是看到的”

为了扩大规模,一些私募还想出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花招。也就是说,投资人能够申购的基金并非路演展示的产品。

“一些客户曾经透露,某私募展示的策略中长期表现亮眼,但实际上公司旗下一半以上的同类型策略产品业绩远差于展示产品。渠道人士也表示,一些私募用一个优质策略进行路演推介,但投资人最终买到的产品策略与实际存在差异,超额收益会少于展示产品。”深圳某量化私募人士透露。

该人士举例称,私募机构展示的量化多头策略年化超额收益能达到15%,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会认为自己也申购了年化超额收益有望达到15%的产品。事实上,有些机构会用其他容量更大的策略进行替换,最终1年只给投资人实现7%的超额收益。这种模式下,投资人难以察觉且多半会选择接受。

公开资料显示,多家私募旗下同策略、同基金经理的产品存在较大差异性。

以上海汇牛私募为例,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该私募旗下汇牛安创6号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93.6%。该产品为债券策略产品,基金经理为石亚飞和雷坤。但同样是石亚飞和雷坤管理的债券策略产品汇牛安创8号,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不到26%;汇牛安创1号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更是只有10.58%。中基协官网提示的信息显示,2022年四季度汇牛安创6号产品管理规模低于500万元。

睿银泛德私募也存在这一问题。对于投资人来说,同样是购买睿银混合策略产品,但截至3月21日,2022年1月成立的睿银混合策略1号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0.78%,成立以来收益率高达425.83%。而2022年5月成立的睿银混合策略3号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3.21%,成立以来收益率为77.19%。

沪上某中型私募人士直言:“私募机构旗下同策略、同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差异较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产品成立时间、合同约定以及规模等不尽相同;二是近年来行业竞争激烈,少数私募会为了规模而耍一些小手段,造成‘买到的产品并非自己看到的’。”

另外,记者采访获悉,一些私募还会对基金经理业绩“空档期”进行衔接和美化。比如,张强(化名)是一位“公奔私”的基金经理,静默期的业绩表现属于空白,为此一些私募在路演推介时会在净值曲线上进行“技术性操作”,向投资人展示张强的“中长期稳健业绩”。

“所买即所看,所看即真实”

不管是“养业绩”,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私募在募资方面可谓费尽心思。在多位内人士看来,如此操作显然没有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还会带来投资人适当性风险,后续私募管理人应在预期管理上多下功夫。

“海外私募机构每个策略通常只有1只产品,因此投资人所看到的产品历史业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机构的真实风格和水平,预期管理相对简单。但国内由于规定限制,每家私募的产品较多,做好业绩一致性就成了预期管理的重要一环,资产管理行业的很多风险源于投资人购买了与其风险承受能力或预期不匹配的产品。”上述中型私募人士感慨道。

近期,多位私募人士透露其在业绩一致性方面进行了调整。沪上某新晋百亿级量化私募称:“今年以来我们在产品名称方面做了调整,确保同一系列产品的策略和业绩保持一致。”

睿亿投资副总经理李进也表示,目前公司同系列的产品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并会对产品采取复制策略,不同渠道产品的各种要素也保持一致,保证客户在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同系列产品信息的一致性。

私募排排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认为,提升业绩一致性对投资人和私募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私募机构来说,提升业绩一致性是诚信经营的必要因素,对外募集的代销和直销产品应保持一致,确保投资人在知晓产品和机构的真实风险收益特征后作出投资决策。而对于投资人来说,私募业绩一致性提升后,选择产品的难度也将显著下降,“所买即所看,所看即真实”方能引导投资人长期持有,从而提升基金投资的获得感。

标签: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