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点评!暑期档成科幻档,黄渤失手,沈腾赢麻了,古天乐马上来!你期待什么样的国产科幻片?
来源:橙柿互动     时间:2022-07-30 16:12:49

橙柿互动讯 7月15日,陈思诚执导,黄渤主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两周后,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独行月球》也来了。

两部电影,前者口碑不佳,上映两周票房2亿多;后者票房大卖,目前已经4.5亿左右,妥妥的暑期档爆款。可以预期,它的票房还会继续飙升。

虽然《外太空的莫扎特》和《独行月球》都是我们熟悉的喜剧风格,但都有着科幻的元素,加上古天乐、刘青云主演、8月5日上映的《明日战记》,这个暑期档,似乎成了科幻档。

为什么国产科幻片会突然爆发?说起来,这几年有不少科学前沿的理论、技术、发现引起大家的关注,比如引力波、黑洞,还有人工智能,以及“天眼”发现疑似外星电磁波信号等。就在前两天,一个“90后博士后称人类有可能穿越未来”的话题还登上了热搜。

这些都让人充满了想象。科幻作品正是将这种想象具象化,比如首张真实的黑洞照片问世时,我们发现它和《星际穿越》中黑洞的形象有些相似,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国产科幻片热度也起来了。我们回到2019年,这一年的春节档,《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两部影片上映,票房都不俗。

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它的成功,让一些媒体喊出了“中国科幻元年”的概念。

“科幻元年”这个说法既不严谨,又不自信,倒像是吆喝一声为自己壮胆。

说起国产科幻片,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的电影制作中心上海,拍过很多类型的商业片,其中就有科幻题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映过《大气层消失》等科幻片。这些年,也陆续有科幻题材的电影出来,但并未掀起巨大的话题,就被选择性遗忘了。

2014年,刘慈欣小说《三体》推出英文版,受到全世界的追捧。差不多同一时间,中影推出《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微纪元》几部刘慈欣作品改编的科幻片拍摄计划。

2015年,《三体》获得雨果奖,同一年,电影《三体》正式开拍,这一年,也被媒体称为“科幻元年”。

因为种种原因,电影《三体》的上映日期一拖再拖,最终不了了之,反倒是《流浪地球》于2019年爆发,让这个口号又派上了用场。

还有一件很多人没注意到,但业界比较关注的事情——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 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两年过去,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可以预见的是,之后还会有不少国产科幻片陆续出来。这不仅是因为“科幻十条”,也是一种趋势。电影市场风云变幻,回顾一下这些年的“国产大片”,武侠、魔幻、战争、动画……往往某类电影爆发一个,就跟风一批,等观众厌倦了,就开始集体“换赛道”。

现在,轮到科幻片了。问题来了,电影人在拍什么样的科幻片?观众又期待看到什么样的科幻片?

什么是科幻片?最简单的说法,科幻片就是带科幻元素的电影。

因为概念太宽泛,又有各种分类和体系,最常见的是硬科幻和软科幻的说法。

通常来说,硬科幻更追求现有科学理论基础上延展出来的想象,并且作品会围绕这个想象展开,也就是说,整部电影都是靠科技理论的猜想推动情节的。软科幻是基于某种科幻设定,营造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然后讲故事。

前者比如《星际穿越》,后者比如《星球大战》。实际上,我们无法清晰地去区分哪些电影属于硬科幻,哪些电影属于软科幻。在极端的科幻迷看来,科幻电影就单纯讲理论、讲技术,那才过瘾,也就是所谓的“给工程师看的科幻”。这就像功夫片一样,一些影迷固执地维护着这个题材,他们会对电影里的打斗场面进行严格的区分,“这个是动作片,那个是武侠片,它们都不是功夫片”。

功夫片迷可以就电影中出现的某个武术流派做考据、分析,洋洋洒洒写出万字“论文”。科幻迷也可以就电影中短短几个镜头的某种技术做出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

有时候只能像对待牛排一样,讨论一部科幻电影有“几分硬”。实际上,当一部电影被广泛地讨论“科技硬伤”时,那么,大家已经把它视为硬科幻了,比如前面提到的《星际穿越》和《流浪地球》。

对大多数观众来说,软硬并不是问题。大家期待的科幻片,更多的是好莱坞式的高概念、大特效的商业大片。

比如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独立日》,就是人类抵抗外星人入侵的概念,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则是讨论恐龙复活的话题。它们当然有科幻元素,《侏罗纪公园》甚至对克隆恐龙的细节有着详细的展现。而实际上,观众更乐见的是《独立日》中的灾难特效、《侏罗纪公园》中的怪兽特效。

同样,《2012》是带科幻元素的灾难片,《哥斯拉》是带科幻元素的怪兽片,《环太平洋》是带科幻元素的机甲片,《星球大战》则可以称之为“科幻仙侠”……这些电影的卖座,都是给出了一个高概念下的视觉盛宴。

可惜的是,好莱坞这种高概念大片的原创性越来越差,放眼望去,都是不断重复的续集电影,正在上映的《侏罗纪世界3》,就是《侏罗纪公园》三部曲完结后,重启的新系列的第三部,可谓续集中的续集。再有,就是同样可以被称为科幻大片的超级英雄电影了。

《流浪地球》的成功,就是复制了好莱坞式的高概念特效路线,而且是中国作家的原创故事,电影也展现了想象中技术设定。

而同年上映的《上海堡垒》,则是借鉴了《独立日》的概念,不过影片过于糟糕了。

《疯狂的外星人》不同,虽然也是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却放弃了原著中的故事,拍成了一部喜剧片。近期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和《独行月球》也都是借用了科幻的外壳拍喜剧片。在好莱坞,喜剧类科幻片并非主流,但国产的卖座电影,喜剧内核似乎更为保险,就像周星驰的《长江七号》中的科幻元素,也是皮囊。

即将上映的《明日战记》是《环太平洋》模式的机甲片,效果如何,很快就会知道了。

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有种观点,他说有两种科幻电影,一种是趣味性为主的,不需要严谨的科技支撑,比如《银河护卫队》,另外一种则需要对科学负责,比如《火星救援》。换种说法,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一种更注重科技含量,一种更注重人文精神。《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有类似的期许,“把握科技前沿、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努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科幻电影。”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曾把电影涉及的科学知识分为三类:确定的科学事实,有一定依据的推测,在科学基础上的猜想。在我们看来,好的科幻片就像一个高明的骗子,能做到七分真、三分假,就非常厉害了。

为了让观众相信他们的“骗术”,一些成功的科幻片都有科学顾问,像《侏罗纪公园》系列,就请了著名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

基普·索恩曾经讲过一段往事,他的朋友,既是天文学家同时又是科幻作家的卡尔·萨根写来了一本探寻外星信号的小说,有个情节是女主角进入黑洞穿越到了织女星附近。卡尔·萨根和基帕·索恩聊起了这个想法,索恩认为通过黑洞穿越是不可能的,建议设计成虫洞。这部小说叫《接触》,后来改编成电影《超时空接触》,成为经典。

诺兰的《星际穿越》《信条》,科学顾问也都是基帕·索恩。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更是做过很多科幻片的顾问,比如《2001太空漫游》《火星救援》,像是《复仇者联们》《变形金刚》中涉及到的一些桥段,也有NASA的意见。

在技术上,国产科幻片和科学家的合作并不紧密。《流浪地球》上映前,曾找科学家看过,但专家并未从开拍前参与进去。据报道,定档2023年春节上映的《流浪地球2》,拍摄时就找到了多位中科学专家来做顾问。也许,在国产科幻片逐渐流行后,这种合作可以成为一种传统。

当然,科学只是科幻电影要传达的一部分内容,它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的想象力,以及基于这种想象力带给我们的人文思考。就像《银翼杀手》《黑客帝国》,它们之所以经典,并非科学技术本身,更多的是因为对自我身份的叩问以及虚幻和现实的哲学迷思。

也许,观众更希望看到国产科幻片会更多的拍摄时间穿梭、星际旅行、人工智能、基因改造、虚拟现实这些流行的题材,再辅以特效大场面,既能满足视觉感受,又能增加对科技的了解,或者更深入地去探讨科技带给人类社会的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当下的国产科幻片还很少深入探讨这些。反倒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科幻片,比如《大气层消失》《隐身博士》《霹雳贝贝》《错位》《魔表》这些,会关联社会现象,带入一些思考。比如1987年的《错位》,就已经涉及到人工智能拥有自我意识后的讨论。

不过,当时的这类电影往往以儿童片居多。说起来,国内的科幻杂志,比如《科幻世界》或者较早的《奥秘》,还有神奇的《飞碟探索》,都算是青少年读物。

科幻原本就是小众的,刘慈欣接受采访时曾多次谈及科幻文学的边缘化,他当年几十万卖出《三体》的影视改编权,也是如此。若非《三体》爆红,这几十万想来也算客观了。

带给成年人哲学思辨的科幻片,国产电影还比较缺失。现在上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还是《独行月球》,都只是蹭了一下科幻这个题材,并未深度进入且引发科幻层面的共鸣。

实际上,《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的失利,是陈思诚的失利,《独行月球》票房的成功,是开心麻花的成功。

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是概念先行的喜剧类型片,《夏洛特烦恼》和《羞羞的铁拳》就是穿越和灵魂互换概念,而大家进电影院看《独行月球》,更多是去看沈腾、马丽,并不一定因为它是一部科幻片。

最后,想到一部去年在平遥国际影展上展映的一部电影,孔大山执导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这是一部小成本的伪纪录片风格的影片,以“寻找外星人”的主题,用戏谑的方式,带给观众一种关乎宇宙的思考。只是看过的评价虽高,但公映时间却迟迟未定。

标签: 侏罗纪公园 人工智能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