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暄暄办《黄帝内经》讲座:生命诚可贵,“天人相应”做“真人”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8-02 01:07:01

7月29日下午,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医文化学博士严暄暄,应长沙图书馆邀请,做客杏林公益讲堂,以《﹤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天人相应”做“真人” 》为题举办讲座,与大家一起探讨:何为真人?如何成为真人?如何天人相应?如何在日常修习养生?近百位热心读者在现场聆听了讲座。

《黄帝内经》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在当天的讲座中,严暄暄引用《素问·上古天真论》等文献资料中的相关重要内容,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侧重分析了何为真人、如何成为真人、何为天人相应、如何进行日常修习等问题。

《黄帝内经》把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平人、凡人等6类人群。什么人才可称为真人?


(相关资料图)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提挈”:主宰、支配、带领、统率,“把握”:掌握),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精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活动的运行机能,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

肌肉若一(“肌”是紧绷、刚劲、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肌肉若一”就是肌肉张弛有度,刚柔相济。/“肌”主要指人体体表外部,“肉”主要是指人体内部。即人体是内外和谐统一的,进而与天地融为一体),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与天地同寿,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达到“道”的状态)。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醇厚的品德合乎天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调和于阴阳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保全元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如《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游行天地,视听八方),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谈到如何成为真人,严暄暄引用了《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指天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泛指在中华文化中用自然中的数关系推算万事万物关系的各种方术系统),食饮有节(进食规律,进食节制),起居有常(包括作息规律、饮食有节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对居室环境、居室结构、居住地气候的要求);

不妄作劳(不过劳),故能形与神俱(泛指外为形,内为神,形神一体,内外统一),而尽终其天年,度(踱也,慢步走之意。日常的言行举止要缓下来,慢下来,静下来。万事不可操之过急)百岁(黄帝内经的上古之人的寿命标准是2个甲子即120岁左右)乃去。”

关于什么是天人相应的问题。严暄暄说:什么是“天”? “天”的本义是头顶,转义为天空,指头顶上无限高远广大的空间。被尊为主宰宇宙万物之神,最高之神被称为“皇天”“昊天”。转变成具体的人,则是“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民于食,皆曰天,是也。”最后上升到哲学,标志天地人固有的本质特征和运动变化规律的范畴,与气、道、理密不可分。

天有多重含义:物质之天即天空;意志之天即人格化的神;命运之天指运气;自然之天指自然界的整体,自然力量;道德之天,天是道德的终极价值规定者。

《黄帝内经》上说,人形成于地,而命赋于天,地气和天气结合起来,才有人的生命活动。人如果能够顺应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那么自然界的一切都会成为它生命的源泉,如果能够知晓万物生长收藏的道理,那就称得上是天之子了。

根据《灵枢·邪客》所载,天人同构:“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灵枢·岁露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脉度》认为:“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人效仿自然界天地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规律,顺应阴阳的变化法则,分别根据四季(《四气调神大论》)气候的特点,采用合乎于自然规律的养生方法,就能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严暄暄讲解了从天的视角“四气”到人的视角“四季”: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jiē)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飨(sūn)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严暄暄现场还组织大家开展了为时十多分钟的冥想活动,现场听众经过调息后,在她轻言细语的冥想词引导下,慢慢进入心平气和、宁静祥和的心境中,身心得到暂时的放松,冥想结束后,有的竟然睡着了,有的感觉到神清气爽。

谈到如何进行日常修习的问题,严暄暄先介绍了子午流注的概念,她说,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经脉“值班”,见下图的子午流注养生表。

然后讲到了子午流注与日常作息的问题:

亥时(晚9~11时),三焦经当令,“亥”字在古文中意为生命重新孕育。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

子时(子夜11时~凌晨1时),少阳胆经当令,“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藏象论》。少阳春升之气,胆对脏腑十二经脉的气化有着鼓动、促进的作用。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证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丑时(凌晨1时~3时),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最好的养肝方法。某些年轻人如果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5时),肺经当令,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有深度睡眠。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叫做“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活动后喝一杯开水,木梳梳发百遍,早餐应该清淡,建议吃粥,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午餐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建议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酉时(午后5时~7 时),肾经当令,这是肾虚者补肾最好的时机(泡脚、扎针),

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枸杞)。

戍时(晚7时~9时),心包经当令,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严暄暄还分享了《起居养生歌》:

欲求健康乐逍遥,起居养生有诀窍:黎明即起庭院扫,散步慢跑做做操;

踢腿甩臂太极拳,何必苦把仙方找;定时大便莫憋尿,二便通畅疾病少;

一日三餐要定时,饮食有节勿过饱;素食为主少荤肉,平衡膳食寿自高;

少量饮酒烟戒掉,防病防毒防感冒;远眺眨眼做眼操,不要躺着看书报;

增减衣服随气候,被褥常晒勤洗澡;春暖不要忙减衣,秋凉勿早增衣帽;

作息有序不熬夜,养生睡好子午觉;工作娱乐要调理,疲劳过度精气耗;

安闲好逸气血滞,体弱多病易早夭;居室洁净勤通风,空气新鲜病不扰。

最后,严暄暄强调,天人相应,要减少消耗,养生宜早,要重视日常修习;健康是最实在的,你投入多少,得到多少;身体是最实诚的,你怎样对它,它怎样对你。

严暄暄这场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让现场听众初步了解了《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明白了把握和遵循自然规律,做到天人相应,做好修习养生的重要意义,是一次成功的养生科普活动。

标签: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