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三个谢尔曼——突击(只因)虎|世界观速讯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1-17 11:21:59

(玩战雷遇到它记得打炮管里面!)

1943年春,在前苏联战场上被巷战搞得晕头晃脑损失惨重的德军部队继续一款拥有着强大威力的突只因(击)炮!实际上,德军并不是没有做过努力。早在之前,就已经投入了105mm和150mm榴弹炮等多种重型压制火力也始终无法突破,即便是后来计划制造的210mm迫击炮也没能满足要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43年8月,德军从海军军舰攻击潜艇时使用的RW61型380mm臼炮得到灵感,打算计划将此炮装载在虎式坦克的底盘上,制造我们所熟知的“突击虎”,该炮以口径巨大,破坏力惊人著称。而有意思的是这种臼炮因为海军可装备该臼炮的舰艇数量不足而许多处于闲置状态,正好陆军废物利用,岂不美哉?

阿尔凯特和莱茵公司分别接受了车体和主炮的任务(实际上莱茵公司就是转手买卖)。1943年10月23日,第一辆原型车完成,并准备大量生产。但是没过几天,位于柏林的阿尔凯特工厂和莱茵金属公司被盟军轰炸且几乎荡平,致使整个生产处于停顿状态。

因为用的是虎式的底盘改装而成,所以在发动机、传动装置等各方面都与虎式相同,区别和变化主要都是在装甲和火炮上(傻子都看得出来)。

突击虎使用的是RW61型5.4倍口径380mm迫击炮,采用后膛装填,与原型炮的前膛装弹不同。炮管左右旋转范围是60°,上下俯角为0°~+70°。战斗室顶部中央有一个补充炮弹用的大型舱口,左侧为车长舱口,装有观察潜望镜。在无线电员前面位置还设有一挺自卫用MG34机枪。

突“只因”(击)虎的炮弹长1440mm,内部主要成分是TNT和阿马托炸药,按1:1比例填充,尾部有32个可调节的火药气体喷射孔,炮弹初速为300米/秒,在炮管角度45°时射程可以达到5650米!突击虎的火炮威力恐怖到几乎可以摧毁任何建筑和其他目标,但也因此只能最多携带14发炮弹,其中12发位于两个装载架内,一发在火炮里,装弹器也可以装一发。当然,大多数突击虎都不会携带装弹器那一发。

当突击虎补充炮弹时,需要用到上部车体右后方安装的手摇起重机,而且将炮弹装进车内需要整个车组成员共同操作。在不用时,起重机可以拆卸存放起来。在上部车体的上面有一个矩形的两扇式装载舱门,它的下面还安有导轨。导轨和一个绞盘可以用来协助将炮弹移入移出装载架或放到装弹器上。

由于突击虎车重增加许多,而发动机没有任何变化,导致其机动性与虎式相比明显下降且每百千米的耗油量可以达到惊人的500升,而在越野状态下耗油是平常的两倍!公路速度为41.8km/h,最大作战范围1706km,越野速度为19.3km/h,最大作战范围120.7km。

1944年4月,军方要求把突击虎作为本土防御的利器,责令阿尔凯特公司和莱茵金属分别日产7辆车体和7门主炮。不过因为盟军的不断轰炸以及RW61炮击跑本身就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实际上直到1944年8月才开始正式量产,而且正式量产也没有计划中的那样的速度。除了利用维修的虎式坦克车体一个月内迅速完成14辆之外,生产一直是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到战争结束也只有18辆完成生产。

有3支装甲突击炮连(简称:PzStuMrKp),分别是1000、1001和1002装备了突击虎,他们分别在西线战斗,每个连计划装备14辆突击虎。当然,从上文就可以看出这根本就是妄想,每个连之装备了4辆(一个排两辆)突击虎。

1944年8月13日,第1000装甲突击连组建,之后9月组建第1001装甲突击连,第1002脸也在随后的10~11月组建完成。突击虎的首次作战是在镇压华沙起义当中,其中一发没有爆炸的炮弹目前保存于华沙的波兰军事博物馆里展览。随后,作为“秘密武器”的突击虎装备给了第1000连以及第1001连(上面说的)参与到了阿登反击战当中,之后的突击虎大多都是在1945年西线的本土防御战当中。

虽然突击虎对于战争进程没有什么重大影响。不过,在有限的战斗显示,突击虎被证明是一款有着极好防御的武器,但由于行动缓慢且机械装置不可靠,大多数突击虎都因为机械故障或燃油短缺被遗弃或被破坏。突击虎的厚重装甲迫使盟军不得不采用重型火炮炮击或者飞机轰炸以此摧毁它。1945年1月第1001装甲突击炮连报告其装备的突击虎只用了一发炮弹就摧毁了位于一个村庄的三辆谢尔曼坦克。(多半需要运气,但这也突出了突击虎的威力之恐怖)

现存的一辆保存完整且可以被修复使用的突击虎是由美军在1945年早期缴获,现被陈列在德国辛斯海姆的汽车及科技博物馆内。另外一辆则是被苏军与1945年易北河缴获,现在在俄罗斯莫斯科附近著名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中可以看到。

标签: 莱茵金属 废物利用 谢尔曼坦克 苏联战场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