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 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来源:上饶日报     时间:2022-08-11 10:13:25

立秋已至,清风渐渐。鄱阳湖面的波光一路延伸至两岸,洒下遍地金黄,一垄垄稻穗迎风摇曳。

在抢抓农时的画卷里,有农家忙碌的身影,更出现了不少年轻的脸庞,或在收割早稻,或在转运秧苗,走向乡村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身份——文明实践员。

乡村走来新青年,他们带来了什么又如何被改变?鄱湖大地上,一项针对文明实践员而建立的“雏鹰成长”计划,正让这群“雏鹰”起飞,搏击长空,逐渐成为乡村干事创业的新生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日,记者来到鄱阳,解码农业大县的乡村人才振兴路径。

雏鹰孵化

破解一个矛盾,让青年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干事动力和开拓精神不足;文化水平有限,新知识运用和新形势认识欠缺……”采访中,鄱阳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被反复提及。“乡村振兴靠他们能行吗”,这一疑问存在于很多干部群众心里。

为培养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村级后备力量,鄱阳从2020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目前全县575个村(社区)通过县管、乡聘、村用的方式,村村配备了一名回村大学生任职村(社区)文明实践员。然而,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村委会大门,文明实践员们“奔赴山海”的热情却陷入了“画地为牢”的尴尬。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难以适应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电脑化办公需要,文明实践员的到来,让基层如获珍宝。但这既让文明实践员有了用武之地,也成为了文明实践员的舞台禁锢,他们绝大部分充当打字员、信息员、统计员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乡村事务中。”回忆起去年夏天与文明实践员的座谈会,鄱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侯利森记忆犹新:“这群坐在我面前的青年眼神迷茫,情绪不高,没有思想的火花,没有干出一番事业的激情。”

如何将这支队伍留下来并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应对未来发展需要,引领乡村振兴?通过深入调研,鄱阳县委组织部认为,“必须要让文明实践员从机械枯燥的打字员、信息员、统计员等角色中走出来,在参与急难险重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获得成就感、价值感,从而建立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深厚感情,真正扎根乡村干事创业,实现人才担负乡村振兴大业,乡村振兴历练造就人才的‘双向奔赴’。”

于是,鄱阳在石门街镇进行试点——“雏鹰成长”计划应运而生,乡镇挂点领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五老”人员作为“导师”当“引路人”,从思想、经验、能力三方面对文明实践员结对开展“传帮带”,并建立“三个一”实践机制,要求每位文明实践员独立负责1个以上村小组、牵头参与1项以上重要工作、独立结对1名以上困难户,让“雏鹰”在砥砺中振翅成长。

试点4个月后,鄱阳县委组织部分别召开了文明实践员、结对乡镇班子成员及村支书三场座谈会。文明实践员座谈会上,“他们的精气神有了明显的提振,对基层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认识更深了,对基层的具体工作也能谈出个一二三来了。”结对的乡镇班子成员和村支部书记也对文明实践员的变化褒奖有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了,会主动请教问题、思考问题,敢于独立和群众打交道……”。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雏鹰成长”计划在鄱阳全县范围内铺开,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创造、能落实的乡村振兴后备力量,致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乡村人才振兴新路子,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振翅欲飞

搭建试飞平台,在沸腾的乡野田间升起“凌云壮志”

这些天,鄱阳县游城乡感恩社区的文明实践员程冬在工作之余,忙着谋划新思路:正值早稻丰收时,作为鄱阳湖大米核心产区之一,如何实施村播计划,将村民的农产品在直播平台中“触网”带货?

程冬的这一想法,是在和“导师”村老党员张继辉交流中萌生的。自从“雏鹰成长”计划实施后,张继辉的身边就多了个“小跟班”。无论是调解纠纷还是走村入户,程冬总是跟在张继辉身旁,了解村情民情。“我们游城乡南有黄金茶、油茶、马家柚基地,北有白茶、绿茶,还有西瓜、莲子、黑芝麻等传统农产品,品质虽好却缺少知名度。”张继辉的一席话,让程冬有了向电商要红利,让农产品“触网”出山的想法。

(记者 蔡文逸)

标签: 基层干部队伍结构 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传统农产品

广告

X 关闭